袭古创今
中国当代艺术传承创新系列纪录片
2024-08-14 16:55:39

韩天衡 : 满脑子为办展览 病榻上身心不休

       兰室,是对居家斋室的一种雅称。唐代一位叫李泌的官吏别出心裁地为自己的家居书房取名“端居室”。自此蔚成风气,大凡达官贵人都风雅地为家室取个斋堂馆阁类的名号。若明代书画家文徵明就有玉兰堂、停云馆、玉磬山房、歌斯楼、悟言室等诸多的斋室,给人居室多多的印象,其实它大多是有名无实,他的斋号只存在于印章上。在历史上这类例子很多,这也是文人雅趣的体现。


《无题》.jpg

《无题》

 

       兰室不能仅是明窗净几,阳光月色,它是主人身价学养的外化,故而以文玩、艺术品充实点缀兰室,成了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文人绅士务必要上心去充实、丰富、打理的要务。而这对泱泱华夏文明古国里的士人而言,根本算不上是犯难复杂的事情。


《荷不畏暑》68x68cm 2017年.jpg

《荷不畏暑》 68x68cm 2017年

 

       华夏文明五千年,先民代代相传的勃发艺心,造物必寓艺术,创造出了世界上堪称最丰富的精妙绝伦的物事。这些出于实用的器物,无不赋以鬼斧神工的匠心。尽管漫长岁月里不断战乱和天灾人祸,消失摧毁的传世品多多,损失令人悲催,然而古代“以死向生”的厚葬观念顽固地扎根于社稷,故而依然有不可估量的文物艺术品埋葬或窖藏于地下,且时有惊喜的涌现。我中华堪称是地球村里最神秘、最庞大且不可名状的艺术品大宝库,近几十年被动而又轰动的少些考古发掘,就验证了这无可置疑的实况。


《无上宁静》2002年.png

《无上宁静》 2002年

 

       依笔者的拙见,艺术源自于生活,赋自于实用。悠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各时段、各地域、各民族的异而不同又相互磕撞的文化,正是形成理念多元,门类丰富,奇幻灿烂艺术的沃土。所以在文物艺术品这一块,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大可用“没有做不到,更有想不到”的奇诡来形容。从艺术史的角度分析,唐以前的约四千年,大致是处于顺势而为,重制作而少总结,可谓是一大憾事。而自从北宋以降,由于制度的演变,观念的更新,文心的焕发,对先祖林林总总的古物器着手,火热地兴起了从艺术本体着眼的全新而持续的研究风尚。在此时期,各类研讨撰写的文艺巨著接踵涌现,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黄伯思《东观余论》、陈思《书小史》、欧阳修《集古录》《砚谱》、宋徽宗赵佶《宣和博古图》《宣和画谱》《宣和书谱》、苏易简《文房四谱》、赵明诚《金石录》、赵希鹄《洞天清禄集》等等,不可胜数。其中若赵希鹄一书就辑录了古琴、古砚、古钟鼎彝器、怪石、砚屏、笔格、水滴、古翰墨真迹、古今石刻、古今纸花印色、古画等十一项。足见时人用心之专,用力之勤,搜罗之广,风气之盛。可见自北宋始,意与古会且争艳斗丽地开启和拓展了文化艺术史上深远的鉴古、赏古、玩古的新阶段。


《月夜芦鸭图》1995年.jpg

《月夜芦鸭图》 1995年 

 

       要言之,上古的文物艺术品,到了宋代才凸现出其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彼时,全国人口超亿,生产总值约占世界四分之一,文化艺术成为社会的必需,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诚然,在此尤当指出,宋代印刷术的完善和推广,让文人学者图文兼美,呕心沥血的著作得以化一为万地迅猛普及至整个社会。著作就是知识,就是力量,它势必对当时的整个社会的文化、生产力的腾飞生发出强大的驱动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宋代是真正揭示、推进先前四千年文化艺术纳入学术化、系统化的重要节点。故而陈寅恪先生曾称“中华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再推而论之,宋代文人以言之有物且巨量的实证和论述,可信地揭示了过去的混沌迷蒙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同样,宋代构建了文玩、艺术品学术研究的大纲,开启了对后世传承有序的推陈出新的走向。


06280dd191c353f1ae1f52a301bf7dc.jpg

 

       倘要谈到华夏文物、艺术品的文玩,若青铜器、金银器、陶瓷、玺印、玉珉、纸砚、笔墨、法书、绘画、古籍、茶器、碑版、漆器、武备、简牍、竹木牙角、金银饰物……何止百门千类,且先民的艺术才智、创作技能是超乎想象、神乎其神的。是不愧为世界艺术史上极辉煌的瑰宝。我们知道,博物馆、美术馆、艺展会对我国而言,毕竟是近世的设置。自宋至今,朝代更迭,而不可胜数的兰室始终是陈列展示古今文玩艺术品的一块神圣之地,它精妙极致地体现了主人的文化取向和意趣,也是心灵憩息的港湾。置身其间,往往会进入思遇迹化、心犀相通的妙境,突现出文化艺术深沉内敛而感人养人的力量。诚如张伯驹先生所称:“退藏天地之大于咫尺之间,应接人物之盛于晷刻之内,陶熔气质,洗涤心胸。”


《吉祥如意》.jpg

《吉祥如意》

 

       《兰室撷珍》展,是继2017年韩天衡美术馆举办《兰室长物》文房展的一次后续。重点是展呈宋元明清及近代传承有序的书画、文玩约50类,计505件,较之华夏满天星辰般的文玩艺术品,它仅算得九牛一毛,然豹之一斑,就中也不乏足堪击赏之品。相信在当今崇尚学习,弘扬、繁荣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它会给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文玩知识和艺术的享受,也期待《兰室撷珍》展对观者自家的兰室生香、文化加持,会有所启迪。


《归山深浅去》66x33cm.jpg

《归山深浅去》 66x33cm

  

       半年多的艰辛操办,展事得以顺利揭幕,作为策展人的我,谨向为展事付出心血的同仁,埋头苦干的工作班子,乃至诸多慷慨借展文玩艺术品的藏家们致以真挚的谢意。

 

(文/韩天衡


作品欣赏


836e01e431a92d2a3f7f561a8bfab1e.jpg


《南国此山尊》137x69cm 草篆 2017年.jpg

《南国此山尊》 137x69cm 草篆 2017年


《强其骨》98x45cm 2016年.jpg

《强其骨》 98x45cm 2016年


《十六字令》131x65cm 草篆 毛泽东 2016年.jpg

《十六字令》 131x65cm 草篆 毛泽东 2016年


《好风入室初月在林》甲骨文 34x34cm 1986年.png

《好风入室初月在林》 甲骨文 34x34cm 1986年


《博爱》组图 2015年.jpg

《博爱》组图 2015年


《抓铁有痕墨拓》组图 2016年.jpg

《抓铁有痕墨拓》 组图 2016年


《春风杨柳千万条》134x70cm 1999年.jpg

《春风杨柳千万条》 134x70cm 1999年


《翠色寒声图》107x70cm 2006年.jpg

《翠色寒声图》 107x70cm 2006年


微信图片_20191119185110.jpg


微信图片_20191119185118.jpg

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袭古创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