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古创今
中国当代艺术传承创新系列纪录片
2019-06-12 15:49:08

曾先国 : 北势南韵 师古新境

       微信图片_20180920214605.jpg


       曾先国,1956年出生于山东青州,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水墨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画院名誉院长,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友联画院特聘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终身津贴的专家。2009年6月被授予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哈萨克斯坦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青岛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青岛科技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授予“中国画坛百杰”称号,先后参加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作品《暮秋山雨》和《江南烟雨》分别参加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和全国首届山水画展,并分获佳作奖和优秀奖。分别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个人画展。多次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全国山水画展评委。


       2004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的“黄宾虹学术奖”。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及天安门城楼收藏。其作品搭载神州六号、七号、八号飞船成功返回,应邀参加国务院中南海大型中国画的创作,其作品《崂山九水胜景图》悬挂于中南海怀仁堂会议室。出版有《曾先国画集》、《曾先国山水精品集》、等三十多部专著。


微信图片_20180920214556.jpg

 

曾先国:独创“曾家皴” 摒弃堆砌 克服平薄


       曾先国先生选择“以形写神”、“直抒胸臆”的 “南线”作为经营“曾家皴”的地基,成为“曾家皴”的“体”。很显然,这不仅符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宗炳“以形媚道”的山水画美学思想,而且更切合了他自身的秉性和气质。

 

 山水画艺术融合南北画风

曾先国先生自有清醒而非常的领悟,他不以某家某法夸其所能,也不以某门某派炫其所依。师古,师古人之心;师古,师古典美学思想,尤其对古代美学体系一脉承继,是曾先国先生“师古”之根本所在。曾先国先生在继承北派重结构,讲体势的基础上,更将南派重笔墨,讲意境渗透到创作中去。


独在古意新境妙在北势南韵


       曾先国的山水,“独在古意新境,妙在北势南韵”的风神自现,以《芥舟学画编》认为的画有“笔奇、趣奇、格奇”的艺术方向和本质追求的化合为一,突现出他的山水画“上踵前贤之遗躅”(陆俨少语)。


“曾家皴” 注重笔墨之间的对立与统一


       中国山水画的演变正是经历了由追求形似而超越形似的枷锁、由物我对立而进入物我合一、由物质领域而进入精神领域的漫长过程,从而确立了山水画美学精神的终极指归。正是在这种美学指引下,曾先国先生选择“以形写神”、“直抒胸臆”的“南线”作为经营“曾家皴”的地基,成为“曾家皴”的“体”。


曾先国努力摆脱“程式符号”化的不成熟,保持危机感


       近几年曾先国在创作上处于—种探索和努力摆脱“程式符号”化的不成熟阶段,他说,每每看到自己以前的作品,总有—种将被艺术所淘汰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时时伴随左右,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无所适从,苦闷至极。”


作品赏析:

00002192.jpg

00002199.jpg

00002200.jpg

00002204.jpg

00002205.jpg

YGT_0007.jpg

YGT_0012.jpg

苍龙吐虮50x50 12年.jpg

汉柏凌寒50x50 12年.jpg

青城百泉个阁50x50 11.jpg


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袭古创今